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 邮编:529000
  • 施先生:13702282721
  • 马先生:13901262447
  • 地址: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丰乐路142号601室

冷专业的热就业

来源:半岛体育平台app下载    发布时间:2023-09-13 23:40:52

  又是一年毕业季,各大高校里大学专业不仅意味着数年的学习方向,而且往往承载着沉甸甸的人生理想。大学毕业,能否找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直接意味着能否实现“学以致用”,甚至人生理想能否达成。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冷门专业”就是没人愿意报考、毕业后也特别难找到合适工作的专业。但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一些非常冷僻的专业,却在如今就业越来越难的情况下,在就业率上独占鳌头,学生甚至在大三时就被早早“预订”,很多“冷门专业”在毕业生就业时显现出“大热”趋势。

  在上大学的第二年,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牧文畜牧兽医学院的李陆同时接到多家企业抛来的就业橄榄枝。今年临近实习时,他慎重选择了一家北京大型农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不仅在同行业内薪酬待遇相比来说较高,而且有较好的事业发展空间。

  “刚接到大学通知书时,对自己的专业没有信心,总觉得找不到好工作,没有前途。”李陆说,但是经过两年的学习和拓宽视野后,他觉得不仅能顺利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而且充分认识到畜牧兽医行业的光明前景。

  在畜牧兽医行业,毕业生“抢手”不是特例。每年大学毕业季,大批优秀的畜牧兽医行业企业就会前往对口大学校园提前招聘,生怕招不到人。今年5月,牧文畜牧兽医学院的全部大二宠物专业的学生就慢慢的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教学实习,6月中旬,大型农牧业上市企业温氏集团专门到学校宣讲,到6月底前,学院又陆续安排宠物美容驯导机构负责人、马术俱乐部总经理、行业资深人力资源专家、农牧电商和网络学堂CEO等进校为同学们拓宽视野。

  “最后一个学生去的是位于北京的华都集团,月薪4500元,转正后还有很大薪酬提高空间和岗位发展空间。”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牧文畜牧兽医学院院长刘金奎说,每年向学院要人的企业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但由于毕业生人数有限,绝大多数企业只能空手而归。为此,企业在学生还未毕业时就提前来校要人,慢慢的变成了该学院一些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新常态。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畜牧兽医类专业只是研究怎样给动物喂饲料、给动物看病的“乡巴佬”专业,如今在就业市场上却相当紧俏。

  “由于人才的缺乏、技术的落后、管理的不科学,很多畜牧类企业仍然局限在低水平的徘徊阶段。打破传统偏见,重视提高科学化管理上的水准,利用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突破行业发展瓶颈,整合价值链、合理分配资源,为社会提供绿色健康、安全便利的畜牧产品,已成为大多数企业的共识和追求,而招聘专业人才就成为这一些企业最迫切的需求。”在京津冀三地畜牧兽医学会支持下组织过十届“北方畜牧业人才交流会暨宠物人才招聘会”的刘金奎说,畜牧业已成为中国农村经济中最活跃的增长点和主要的支柱产业。

  刘金奎说,饲喂、繁育、胚胎移植、采血化验、饲草料销售、疾控防疫……甚至是城市大型娱乐项目中的宠物乐园,对专业人才的渴望慢慢的变成了行业普遍现象。而与企业丰富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专业人才的稀缺。比如,单就动物医学专业来说,有资料显示,截至去年9月,全国有百余所大学本科院校中开设动物医学专业,有近半数学生选择考研或出国深造,每年直接就业的毕业生不足3000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农牧企业每年需要兽医专业人才3000余人,再加上制药、检疫、海关、动物医院等,在未来几年内,畜牧兽医人才供应仍存在巨大缺口。曾经被认为招生冷门的动物科学类专业,近几年工作前途一片大好,已成为就业市场新的增长点。

  而与就业形势好相比,牧文畜牧兽医学院的动物医学、宠物养护与驯导、畜牧兽医三个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且待遇很好,可是在招生时却始终与“热”字无缘。“不少人觉得大学毕业下农田、进猪场没什么前途,却不知道,现在很多大规模农企已发展得非常成熟,待遇、环境和个人发展机会都不亚于别的行业的跨国公司。”刘金奎说。

  在校园招聘会上,为吸引技术专业型人才,各企业纷纷秀出各自的福利待遇,大到过节费、员工旅游,小到住宿环境、食堂就餐福利等。一家企业在薪酬福利中,除了提到应有的保险之外,还强调带薪年休假,甚至在招聘时详细标注了每日的工作餐“两大荤一小荤两素,还有餐后水果”的菜谱。

  “我们还算招生比较火爆的学校了。”刘金奎说,牧文畜牧兽医学院的前身其实是河北省畜牧兽医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工程,这个工程从2008年开始每年培训的学生近600人,来培训的不仅仅是养殖户,更多的是有一定学历想学实际技术的人。“我印象最深的是为了学兽医放弃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录取学籍的小邓同学,还有想学宠物兽医放弃公办医院主治大夫、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带的石家庄张女士。”刘金奎说,应该说有这个背景,从2015年首届招生,基本就是爆满,但是和真正的热门专业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据《2017年应届生就业报告》统计,今年应届毕业生人数又创新高,达到破纪录的795万人,就业成为每位应届生未出校门就要感受的压力。在就业的高压下,“能不能找到工作”成为比“能不能找到如意的工作”更现实的选择。

  但数据显示,56.7%的应届生表示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完全不对口,只有四分之一的应届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直接对口,其他应届生表示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但不直接对口。据悉,2017年最受应届生青睐的行业是IT/互联网/通讯/电子,其次是金融/银行/投资/基金/证券/保险,排在第三位的是服务业/医疗/酒店/旅游。然而,很明显的一个特点是,专业的就业热度并不与高招填报志愿时的情况相匹配。

  “每年招生时,会计专业一直比较热门,录取分数一直比较高,但近几年工作并不好找。”省会某高校会计专业的一名班主任说,班里的不少学生都选择了和专业无关的工作岗位,“因为很多学校都有类似的专业,导致人才饱和,招聘单位很少提供会计方面的岗位了。”

  而一直被看作是冷门的农科类专业,近年一直是就业的热门。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团委书记朱玉涛称,农科类专业在高招时,常常要降低录取分数线才能招满学生,基本都是靠调剂,但是就业不愁。近5年来,农牧企业开出的入职起薪普遍超过3000元,每年毕业季,企业都赶着来抢人才。虽然岗位不少是在基层,但一般3年内就会得到晋升,而且招聘企业中跨国公司、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占主导,提供的发展空间较大。

  “现在很多专业,家长都会望文生义,一说起农学、畜牧业等专业,就觉得以后工作不好找。实际上,这些专业无论是就业,还是考研,压力都会小不少。”负责就业工作的朱玉涛表示,就农牧业专业而言,开设同类专业的院校少,降低了求职竞争压力,所以在一些大规模的公司招聘时,该专业的学生特别占优势。

  历年来的高考话题中,对报考专业“冷”与“热”的讨论慢慢的变成了高考前民众关注的高频度词汇,一些排名很“冷”的专业常被弃如敝履。

  有业内人士表示,专业选择中“冷门”的“冷”,更多的是观念中的“冷”,而并非真“冷”。个体选择行为是否理性,除个人认知外,还可以从信息获取中获得解释。如果他们能对信息和未来环境所构成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充分且理性的分析,他们的选择才是相对理性的。其实,冷门专业也有优势。

  “其实,冷门专业大多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与继续深造。”朱玉涛说,除了农科类,很多冷门专业往往是基础学科或高精尖学科,而选择这些学科更像选择长线投资,虽看不到短期的回报,但更利于人长远的发展。如,选择数、理、化等这些学科,在考研(课程)时往往具有极好的优势,能轻松地跨向经济学、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等热门专业,而这些专业的导师也非常倾向于选择具有扎实基础学科功底的学生。因此,选择冷门专业的基础学科往往在考研、考博中极具竞争力。

  其次,学习冷门专业,更易成为这一领域的精英。冷门专业虽不会得到热捧,但是细水长流,他们对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是持续的、不可忽视的,更是不易被淘汰的。加之选择冷门的人少,竞争力相对小,如果坚持不懈地学习和研究下去,可能很快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同时,一些冷门专业有国家扶持政策的倾斜,读书时学费很低,一旦做出成绩,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都会有不错的保障。

  而且跟着社会的发展,“冷门”和“热门”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些学者觉得,我国的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的更替周期基本为4年到5年。因此,在高考填报志愿时被认为的冷门专业,在大学毕业时可能就成为就业市场上热需的宠儿。